编者按: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前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为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促进经济长远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河南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河南日报成立新发展格局课题组,推出一组两篇报道,今日刊发第一篇,敬请关注。
□河南日报新发展格局课题组
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挥之不去,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经受挑战……历史,正站在新的节点之上。
战略调整,势在必行。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从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到后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从9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到近期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党外人士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新发展格局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优势、短板、重点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之举和长远之策,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昭示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预示中国经济新里程的恢宏开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必然选择,也是历史机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强国战略,是更深层次改革、更高层次开放的必然路径。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导向战略以来,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以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为特征的持续高速增长。
本世纪初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从以“卖全球”为主要特征的外循环为主导,逐渐向“买全球”与“卖全球”并行演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向扩大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型,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态势加快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客观发展实际,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布局,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中长期战略方向。这是一个以我为主、积极进取的战略,既能使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也能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有观点指出,“双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底层逻辑。也有学者分析,新发展理念将渗透“十四五”时期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主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供需更加匹配,资源配置上政府市场结合更加到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上虚实对接更加直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上内外更加协调,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发展上新旧更加融合。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新老产业都会受益,“老字号”的传统产业会占有更多国内份额,继续雄霸天下,风起云涌的新产业会在更加成熟的中国应用中横扫千军。内陆中心城市将会受益更快,资源、市场两头都在国内的新兴行业将拥有更大优势。
按照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的分析,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下,能够有较好表现的地区,集中在内陆省份,重点区域主要是郑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围起来的这一块区域。这几个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是重要的节点,发展势头都比较好。
诸多利好,为提升河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打开了新的空间。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河南有什么优势?
枢纽优势得天独厚。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圈覆盖4亿人口和市场,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0%的人口和市场,6小时高铁圈可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随着“空陆网海”丝绸之路的快速推进,枢纽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将持续提升,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在畅通国际大通道与连接国内大动脉的结合中,在开拓国际市场和深耕国内市场的统一中,河南可以更好发挥“循环泵”作用。
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巨大。河南是典型的内需主导型经济省份,当前有1亿多人口,超过6500万劳动年龄人口、20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760多万户市场主体,每年还有15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新型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的补齐,也造就巨大的内需空间。
要素资源独特丰厚。我省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和5.33%,市场主体规模居全国第5位,拥有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产业载体,LYC高铁轴承、盾构机等世界一流科技成果,“河南制造”广泛应用于神舟、蛟龙、高铁、航母、港珠澳大桥等大国重器,劳动力、创新、产业载体等资源要素优势突出。新基建与各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抓准、抓紧,就能为经济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为新经济发展插上双翼。再加上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河南有望争取到国家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
产业体系完备、集聚优势突出。粮食产量稳居全国第2位,工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拥有40个工业行业大类、182个中类,是我国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强省建设步伐的加快,河南先后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业强基等重大工程,制造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洛阳动力谷、中原电气谷、民权冷谷、长垣起重机和卫材、郑州速冻食品等产业集群国内知名,基本形成省市联动、区域协同、产业链接发展的块状经济模式。无论是供给体系还是消费市场,都能够满足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要求,具备依靠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效率基础。
高新精尖产业项目加快布局。招精引尖,白沙科学谷、龙湖金融岛、郑东新区智慧岛大数据产业园、鲲鹏产业生态基地、人机智能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落地布局,成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郑州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着力打造“中部数字经济第一城”,与上汽集团合作打造具有世界产业地位的中国汽车郑州品牌,等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为新业态新模式增势赋能。从购物到服务,从生产到销售,各行各业加速“上线”“上云”,推动传统生产组织模式重构、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河南面临什么挑战?
挑战往往与机遇同在。
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能级偏低、供需错配矛盾突出,既面临国际高端供给的冲击,又面临国内沿海地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挤占市场空间的风险,加上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供需动态平衡,成为经济循环的突出障碍。突破以下瓶颈,尤其显得重要而必须:
——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创新实力不强、效率不高、环境不优问题成为突出“软肋”。据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河南省综合创新能力仅居全国第15位、中部第4位,其中,创新效率居全国第24位、中部地区末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9位、中部第5位。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亟待突破,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6.7%,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仅为9.9%。
——转型升级的多种瓶颈。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新动能不强;产业整体层次不高,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外向型产业单一;高新技术企业严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与内循环的要求不匹配,创新驱动发展面临人才、资金等诸多困境。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较低。千亿级以上主导产业集群数量依然较少;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新兴产业领域比重较低;产业链协同水平相对较低,还未真正形成“龙头+配套”“原材料+制成品”集群发展模式,产业链的某些关键环节还被省外企业掌控。
——供需两侧的多种制约。供给侧,产业链、供应链梗阻,循环不畅加剧企业经营困难。需求侧,部分消费需求被暂时抑制,消费意愿降低,尤其聚集性消费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
——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同在。传统产业占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少,科技创新能力弱,转型升级步伐比先进地区慢;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依然较多,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尚需努力,有利于新经济成长的“土壤”尤需培厚。
——收入水平低与民生资金掣肘。收入低,消费少,社会零售品销售额下降,受疫情影响出现就业链中断现象。实体经济面临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在当前形势下更加凸显。一些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面临较大压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大有可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一张大考卷。面对一系列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启动内需动力,提升数字经济,加快产业重构,加速区域洗牌,凡此种种,都是对治理智慧与治理能力的考验,不仅需要自我调整和变革探索,而且需要完善区域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保证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危与机的辩证关系,发挥“双循环”中于我有利的优势,扬己所长、补己所短,既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构建内循环产业体系。瞄准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链,通过重点打造坚强的日用消费品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优势产业供应链、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供应链,以及5G、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供应链,向更加强大、智慧、安全的产业链体系迈进。
打造创新型企业体系。围绕“556”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在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和控制力的创新龙头企业。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转动内循环动力引擎。抓住我省超级消费市场优势,通过增加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功能化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并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和业态,以河南创造、河南质量、河南品牌激发潜在消费活力,构建供需平衡、产销一体化的生态闭环和新消费体系。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培育一批“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5000亿级汽车制造、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全球信息通信枢纽、先进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智能化终端设施,打造郑汴同城“智慧大脑”等,前瞻性布局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和新终端等新基建,构筑稳定生产与供应的强劲支撑。
推进流通降本增效。通过构建“2+18”物流枢纽布局体系,发展公转铁、多式联运、仓配一体等,为制造业集群和商贸活动提供全链条物流服务,同时发展绿色低碳智慧物流,建设专业便捷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未来已来。
只要我们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韧不拔走下去,踏踏实实干下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课题组成员:刘雅鸣 孙德中 万川明 刘玉梅 柯杨 薛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