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货轮缓缓驶离周口中心港(9月25日摄)。记者 李昊/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物流体系的进一步提质升级,多式联运就是重要的升级手段。
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区位优势明显。9月25日,2020全国港口行业多式联运大会在周口市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河南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断完善多式联运规划,加强多式联运政策支持,强化体制机制保障,走出了内陆省份多式联运发展的新路子,被交通运输部列为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
今年7月,郑州以综合评分排序第一,入选全国5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是中东部地区获批建设的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郑州机场被中国民航局列为全国唯一电子货运试点机场并启动建设,目前即将实现中性电子运单平台的运行,有助于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连通、标准融合。
越跑越快的中欧班列(郑州)和越飞越广的“空中丝绸之路”,给开放的河南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也成为河南多式联运发展的最好代言。
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去14回10”常态化运营;郑州机场全货机航线达到50条,卡车航班覆盖全国70余座大中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井字形”国内骨干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周口中心港开通5条集装箱航线,“豫货出海”和“海货入豫”有了新通道……构建“铁海公机”无缝衔接、多式联运发展新格局,河南在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下了一手漂亮的先手棋。
全国第一辆航空货物整板运输专用车投用,可实现航空货物不拆板公路运输;适用于中欧班列的新型冷藏集装箱,解决了超长时间、超长距离、超大温差等运输难题;RT-CC(铁集共联)共享敞顶箱平台,通过电子锁和定位器,实现了集装箱在线管理跟踪和灵活共享……依托多式联运省级示范工程建设,我省对公铁、空陆联运专用装备,实施展开了研发创新,衔接转运效率大幅提升。
“现代流通体系连接生产与消费、国内与国外市场,构成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循环的‘大动脉’。”省交通运输厅多式联运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有机整合流通主体、流通载体、流通渠道和流通环境等核心要素,从企业培育、硬件建设、市场统一、制度保障四个方面统筹推进,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为把河南的综合交通优势发挥到极致,我省坚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运输服务融合发展相协调,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物流全球、一单到底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力争在多式联运的标准制定、平台建设、体制理顺、监管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下一步如何发展多式联运、激发经济活力?我省已进行了一系列谋划。比如整合全省力量,开展东向通道培育,重点依托郑州、洛阳、新乡、驻马店、安阳,以及沿海日照港、青岛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宁波港,形成“五城五港”紧密衔接的联动发展局面,打造铁海联运示范线路;比如建立省级多式联运标准框架体系,提出较为全面的、具有河南特色的多式联运标准清单,打造全国领先的多式联运标准体系样板……
网络联通内外、运转顺畅高效、标准衔接协同、支撑保障有力,多式联运正在河南这片热土上,铺陈出一幅不平凡的画卷,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再上台阶。